期间核查怎么做?方法、频次、记录要求全知道

期间核查怎么做?方法、频次、记录要求全知道

期间核查是实验室确保设备校准状态和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,特别是在CNAS认可(基于ISO/IEC 17025标准)或CMA认证中。科学规范的期间核查不仅能维持设备性能,还能避免评审中的不符合项。本文提供设备期间核查的实用指南,涵盖核查方法、频次确定和记录要求,助您高效合规。

期间核查是什么?

期间核查(Intermediate Checks)是指在两次正式校准之间,通过特定方法验证设备性能是否仍符合预期。ISO/IEC 17025:2017要求实验室建立核查计划,确保检测结果的持续准确性。核查的核心目标是:

  • 确认设备校准状态未发生漂移。
  • 识别潜在问题,及时采取纠正措施。
  • 提供可追溯的记录,满足CNAS/CMA评审要求。

核查方法:如何选择?

期间核查方法需根据设备类型、检测任务和风险等级选择。以下是常用方法及适用场景:

方法 适用场景 示例
标准物质核查 高精度检测设备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验证分光光度计
内部比对 多台同类设备 两台电子天平测试同一砝码,比较结果
重复性测试 稳定性验证 重复测量标准样品,检查数据一致性
已知样品复测 日常检测设备 用已测样品验证气相色谱仪性能

选择原则:

  • 风险导向:高风险设备(如用于关键检测的仪器)优先选高精度方法。
  • 成本效益:内部比对成本低,适合小型实验室。
  • 标准要求:参考设备说明书或行业规范(如CL08指南)。

案例:某食品实验室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液相色谱仪,发现偏移后及时调整,节省整改时间。

核查频次:多久一次?

核查频次应平衡设备稳定性、使用强度和评审要求。以下是确定频次的要点:

  • 设备稳定性:高稳定性设备(如标准砝码)可降低频次,每季度1次;不稳定设备(如pH计)需每月核查。
  • 使用频率:高频使用的仪器(如天平)需每周或每日核查。
  • 法规要求:CNAS要求高风险设备核查频次不少于每月1次。
  • 环境因素:温度、湿度波动大的实验室需增加频次。

建议频次表

设备类型 建议频次 备注
分析天平 每周1次 使用高频,需重复性测试
色谱仪 每月1次 标准物质核查优先
恒温箱 每季1次 稳定性较高,视环境调整

记录与处置:如何规范?

规范的记录和处置是期间核查的关键,需满足可追溯性要求。以下是具体步骤:

1. 记录内容

  • 核查日期:精确到天,如“2025-09-30”。
  • 设备信息:型号、编号、校准状态。
  • 核查方法:如“使用10mg标准砝码比对”。
  • 结果数据:记录测量值、偏差范围。
  • 处置措施:如“偏差0.02%,无需调整”或“重新校准”。

2. 记录格式

  • 电子/纸质表格:统一模板,包含上述信息。
  • 存档要求:保存至少3年,满足CNAS复评审需求。
  • 示例
    设备:紫外分光光度计(型号:UV-1800)
    核查日期:2025-09-30
    方法:标准物质(浓度0.1mol/L)
    结果:吸光度偏差0.01,符合要求
    处置:继续使用

3. 处置措施

  • 正常结果:记录并存档,继续使用设备。
  • 异常结果:暂停设备,重新校准或维修,记录整改过程。
  • 报告机制:重大偏差需上报质量负责人,纳入管理评审。

优化核查的实用建议

  1. 制定计划:年度核查计划明确设备清单、方法和频次。
  2. 培训员工:确保技术人员熟悉核查流程,减少操作错误。
  3. 借助工具: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(LIMS)自动记录。
  4. 预审准备:整理核查记录,应对CNAS/CMA评审。

通过科学核查,实验室可降低设备风险,确保检测结果可靠,顺利通过评审。

如果您正为期间核查或CNAS/CMA认证准备而困惑,深圳德恺提供专业“一站式”咨询服务,15年经验助力2000+实验室高效获证。我们提供核查计划定制、培训和模拟评审,确保合规高效。

免费获取方案

注意:每日仅限20个名额

今日已申请 8人
张先生 138****5889 刚刚获取
李女士 159****5393 3分钟前获取
王经理 186****9012 7分钟前获取
赵总 135****7688 12分钟前获取
刘先生 139****7889 18分钟前获取
陈女士 158****1887 25分钟前获取
杨经理 187****6696 30分钟前获取
周总 136****0539 35分钟前获取
今日还剩 12个名额
×

咨询实验室资质申请包过方案

咨询承诺:确保通过、时间短、效率高、质量保证、免费延伸服务!

电话咨询

咨询服务热线
400-1100821
18588887646

微信咨询
微信二维码

扫码添加微信咨询

给我回电
返回顶部
电话咨询 给我回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