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AS认可资质被暂停是实验室或检验机构在运行中常见的挑战,通常源于不符合持续合规要求的情况。根据CNAS-RL01规则,暂停旨在督促机构整改问题,而非永久剥夺资质。及时应对可快速恢复认可,避免影响业务和市场信誉。本文基于CNAS官方规则,解析暂停原因、恢复程序和实用策略,助您高效恢复CNAS认可。
暂停认可的原因分析
CNAS暂停认可的决定基于实验室未能持续满足ISO/IEC 17025或相关标准的要求,通常通过监督评审、投诉调查或年度自评发现。理解原因有助于针对性整改,避免反复问题。常见触发因素包括:
- 体系运行失效: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更新,或内审记录不完整。
- 技术能力不足:设备校准逾期、方法验证缺失,或能力验证(PT)结果偏差大。
- 外部事件:如实验室搬迁未验证、重大投诉或诚信问题。
- 其他:资源不足(如人员流动)或违反认可义务。
暂停期一般为3-6个月,期间机构需停止使用CNAS标识,并通报客户。及早识别风险,能将暂停概率降低50%。
恢复认可的程序概述
恢复认可需遵循CNAS-RL01规定的处置程序,强调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。整个过程通常需1-3个月,视整改复杂性而定。以下是核心步骤:
- 确认暂停通知:收到CNAS秘书处公告后,立即评估影响,停止相关业务。
- 提交恢复申请:书面形式向CNAS秘书处申请,附纠正措施报告。
- 实施整改:针对不符合项开展根因分析、措施落实和效果验证。
- 评审确认:CNAS安排现场或文件评审,确认恢复条件。
- 公告恢复:通过评审后,CNAS发布恢复公告,机构可重新使用标识。
步骤 | 时间估算 | 关键要求 |
---|---|---|
提交申请 | 暂停后10个工作日内 | 书面报告+初步整改计划 |
整改实施 | 1-2个月 | 根因分析+验证记录 |
评审确认 | 2-4周 | 现场/文件评审 |
恢复公告 | 评审后1周 | CNAS官网发布 |
案例:某环境检测实验室因设备校准记录缺失被暂停,提交整改报告后,通过补充核查和内审,2个月内恢复认可。
整改措施:如何高效落实?
整改是恢复认可的核心,需系统化处理不符合项,确保问题不复发。CNAS强调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。以下是落实要点:
- 根因分析:使用5Why或鱼骨图方法,挖掘问题本质。
- 措施制定:针对性行动,如更新文件、重新校准设备或加强培训。
- 效果验证:通过内部模拟评审或PT测试确认整改成果。
- 记录归档:所有整改过程需可追溯,保存至少3年。
提示:组建专责小组,优先处理重大不符合项,能缩短恢复周期30%。
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
恢复过程中常遇问题可能延误进程。以下是常见问题及详细解决办法:
- 整改措施不彻底,评审不通过
开展全面根因分析,使用鱼骨图工具,制定长期预防措施,并通过内部PT验证效果。 - 申请材料不齐全,延误提交
严格对照CNAS-RL01模板准备报告,附根因分析、措施计划和初步验证记录,确保10日内提交。 - 暂停期业务中断,客户流失
提前通报客户,提供临时替代方案,暂停期内加强内部优化,恢复后快速重建信任。
总结
CNAS认可资质暂停虽是挑战,但通过及时申请、系统整改和评审确认,可高效恢复。遵循CNAS-RL01程序,聚焦根因解决和证据归档,能将恢复周期控制在2个月内,避免业务损失。及早建立风险监控机制,是预防暂停的关键,助力实验室持续合规与发展。
如果您正面临CNAS认可暂停问题,深圳德恺拥有15年经验,助力2000+实验室高效获证。我们提供整改指导、模拟评审和恢复申请等一站式服务,确保顺利恢复。立即咨询:CNAS认可服务
参考来源:
- CNAS-RL01:202X《实验室认可规则》(修订稿)
- CNAS官网暂停注销查询公告:https://las.cnas.org.cn/LAS/publish/suspendCancellationQuery.jsp?orgType=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