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资质(如CMA、CNAS)是检测/校准机构开展业务、赢得客户信任的核心凭证。一旦证书到期未及时延续,不仅无法出具带标识的报告,还可能面临客户流失、项目投标受限甚至行政处罚的风险。
本文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(CNAS)最新规定,系统梳理CMA与CNAS资质到期后的延续流程、时间节点、材料要求及常见问题,帮助实验室高效完成换证,确保业务连续。
一、明确:资质“到期”不等于“失效”,但必须提前行动
- CMA证书有效期:6年(自批准之日起)
- CNAS认可证书有效期:6年(自批准之日起)
重要提示:
- 证书到期日当天即失效,不可再使用CMA/CNAS标识;
- 延续申请必须在证书到期前提交,逾期将视为“重新申请”,流程更复杂、成本更高。
二、CMA资质到期延续操作指南
1. 法规依据
- 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》(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9号)
- 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(2023年版)
2. 关键时间节点
- 最晚提交时间:证书到期前6个月
- 建议启动时间:到期前8–10个月(预留整改和评审周期)
若逾期未提交:
- 到期后提交 → 按首次申请处理;
- 需重新建立体系运行记录(≥3个月),总周期延长至4–6个月。
3. 延续流程(简化版)
1. 自查体系符合性(对照2023版《评审准则》)
2. 完成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
3. 向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延续申请
4. 受理审查(5个工作日内)
5. 技术评审(通常为文件评审+现场评审,30–45个工作日)
6. 整改不符合项(如有)
7. 审批发证(10个工作日内)
特别说明:
自2023年起,CMA延续不再免除现场评审。即使上次评审良好,本次仍可能安排现场核查,尤其对高风险领域(如环境、食品)。
4. 所需主要材料
- 资质认定申请书(延续类)
-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
- 原CMA证书复印件
-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(现行有效版)
- 近三年能力验证(PT)结果汇总
- 内审报告、管理评审报告(覆盖整个证书周期)
- 授权签字人变更情况说明(如有)
- 检测能力范围清单(与原证书一致或缩减)
提示:若检测范围、地址、法人等无变化,可简化材料;若有变更,需同步提交变更申请。
三、CNAS资质到期延续操作指南
1. 法规依据
- CNAS-RL01《实验室认可规则》(2023年修订)
- CNAS-CL01:2018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
2. 关键时间节点
- 最晚提交时间:证书到期前6个月
- 建议启动时间:到期前9–12个月(因CNAS评审周期较长)
若逾期:
- 认可状态自动终止;
- 需按初次申请重新提交,且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。
3. 延续流程(复评审)
1. 确认体系持续符合CNAS-CL01要求
2. 完成完整内审与管理评审
3. 在CNAS在线系统提交复评审申请
4. 文件评审(30个工作日内)
5. 现场评审(通常2–3天)
6. 整改不符合项(30天内)
7. CNAS评定决定并换发新证书
注意:CNAS复评审必须进行现场评审,无例外。
4. 所需核心材料
- CNAS复评审申请书(系统生成)
- 现行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
- 近一个认可周期内的所有内审、管理评审记录
- 能力验证(PT)/测量审核(MA)结果(覆盖全部认可项目)
- 授权签字人持续符合性证明(简历、培训、考核记录)
- 设备校准证书更新清单
- 认可范围内典型检测报告(近6个月)
提示:CNAS强调“能力持续保持”,若某项目长期未检测,可能被建议删除。
四、CMA与CNAS延续对比表
| 项目 | CMA(资质认定) | CNAS(实验室认可) |
|---|---|---|
| 有效期 | 6年 | 6年 |
| 最晚申请时间 | 到期前6个月 | 到期前6个月 |
| 是否必须现场评审 | 是(2023年后普遍要求) | 是(强制) |
| 评审周期 | 约3–5个月 | 约6–8个月 |
| 逾期后果 | 按首次申请处理 | 认可终止,6个月内不得重申 |
| 费用 | 技术评审费约1.5–3万元(无申请费) | 评审费1.2–2.5万元 + 年金 |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证书已过期几天,还能补办延续吗?
不能。一旦过期,CMA需按首次申请重新办理;CNAS认可状态立即终止,需等待6个月后才能重新申请。
Q2:延续时能否同时扩项?
可以,但会增加评审复杂度和时间。建议:
- 若扩项少(≤3项),可合并申请;
- 若扩项多,建议先完成延续,再单独扩项。
Q3:授权签字人换了,会影响延续吗?
不影响,但需在申请时提交:
- 新任授权签字人简历、职称/能力证明;
- 授权文件;
- CNAS还需对其面试考核。
六、高效延续的三大建议
- 建立证书到期预警机制
在管理系统中设置提醒(如到期前12个月、9个月、6个月),避免遗忘。 - 每年开展“延续准备自查”
将内审、PT参与、人员培训等纳入年度计划,确保能力持续有效。 - 优先处理CNAS,再衔接CMA
因CNAS周期长,建议先启动CNAS复评审,其体系文件可直接用于CMA延续,减少重复工作。
总结
实验室资质到期不是终点,而是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新起点。无论是CMA还是CNAS,提前规划、证据充分、响应及时是顺利延续的关键。
切记:资质的价值不仅在于“持有”,更在于“持续符合”。唯有将认可要求融入日常运营,才能真正实现“一次获证、长期合规、客户信赖”的目标。
建议各实验室将资质管理纳入战略层面,设立专人负责,确保这张“技术通行证”永不中断。
参考来源列表
- 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》(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,samr.gov.cn)
- CNAS-RL01:2025《实验室认可规则》(cnas.org.cn,2025年6月30日)
- CNAS/CMA证书有效期及维持指南(dkcnas.cn,2025年3月)
- 2025年CMA认证申请全攻略(dkcnas.cn,2025年8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