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(CNAS)为实验室提供国际认可的资质认证,是提升实验室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对于拥有多个场所的实验室(即多场所实验室),CNAS认可申请因涉及多个地点的协调管理和技术一致性,存在特殊要求。本文将详细探讨多场所实验室申请CNAS认可的核心要点、特殊要求及成功经验,为相关机构提供实用指导。
1. 多场所实验室的定义与特点
根据CNAS-RL01:2025(实验室认可规则),多场所实验室指在不同地理位置运行、但在同一法人实体下统一管理的实验室。这些场所可能包括固定实验室、移动实验室或临时实验室。多场所实验室的特点包括:
- 统一管理体系:所有场所需遵循统一的ISO/IEC 17025质量管理体系(QMS)。
- 技术一致性:不同场所的检测/校准结果需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。
- 协调管理:需指定一个主场所负责整体认可申请和与CNAS的沟通。
2. CNAS对多场所实验室的特殊要求
CNAS对多场所实验室的认可要求在ISO/IEC 17025:2017和CNAS-CL01:2018基础上,结合CNAS-RL02:2025(多场所实验室认可规则)提出以下核心要求:
2.1 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
多场所实验室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所有场所的运行符合CNAS标准。具体要求包括:
- 统一文件管理:所有场所需使用相同的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,任何场所特有的文件需经过主场所批准。
- 中央管理职责:主场所需设立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,负责协调各场所的体系运行和技术一致性。
-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:需覆盖所有场所,定期评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。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跨场所内审。
2.2 技术能力一致性
CNAS要求多场所实验室的检测/校准能力在所有场所保持一致,具体要求包括:
- 方法一致性:所有场所需使用相同的检测/校准方法,非标方法需在所有场所完成验证。
- 设备管理:各场所的设备需定期校准,并确保校准证书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标准。
- 能力验证:多场所实验室需参与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计划(如PTP),确保结果一致性。建议各场所轮流参与验证项目。
2.3 人员管理
多场所实验室的人员资质需统一管理,确保技术能力符合要求:
- 统一培训计划:主场所需制定跨场所的培训计划,确保审核员和技术人员具备一致的资质。
- 授权签字人:各场所的授权签字人需经过主场所批准,并定期接受能力评估。
- 人员调动:若存在人员跨场所调动,需记录其资质和培训情况,确保符合新场所的技术要求。
2.4 场所间的协调机制
多场所实验室需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,确保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:
- 主场所职责:主场所负责与CNAS沟通、提交申请材料和协调现场评审。
- 场所间沟通:需建立文件化的沟通机制,如定期会议或信息系统,确保各场所及时共享体系更新和技术信息。
- 记录管理:所有场所的记录需集中归档或通过电子系统统一管理,确保可追溯性。
3. 多场所实验室申请CNAS认可的流程
3.1 申请准备
- 明确场所清单:在申请时需提交所有场所的清单,包括地址、检测范围和联系人信息。
- 自查与整改:对照CNAS-RL02:2025要求,开展多场所自查,重点关注体系一致性和技术能力差距。
- 材料整合:主场所负责整合所有场所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、技术能力证明和能力验证记录,提交统一申请。
3.2 现场评审
CNAS评审员通常会对主场所和部分其他场所进行现场评审。关键准备包括:
- 场所选择:CNAS可能随机选择部分场所进行评审,建议提前对所有场所进行模拟评审。
- 一致性证明:准备跨场所的内审记录、能力验证报告和设备校准记录,证明技术一致性。
- 现场配合:确保各场所人员熟悉评审流程,能够清晰回答评审员的技术和体系问题。
3.3 后续整改与监督
- 整改落实:针对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,主场所需协调所有场所完成整改,并提交整改报告。
- 监督评审:CNAS每年会对多场所实验室进行监督评审,需保持体系和技术能力的一致性。
4. 成功经验与注意事项
4.1 成功案例
某全国连锁环境检测机构拥有5个实验室,成功通过CNAS多场所认可。其经验包括:
-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,实时共享各场所的检测数据和体系文件。
- 制定跨场所的年度能力验证计划,确保所有场所参与并通过验证。
- 在主场所设立专职协调团队,负责内审、管理评审和CNAS沟通。
4.2 注意事项
- 避免形式主义:多场所实验室不能仅在文件上统一,需确保实际运行一致。
- 提前规划能力验证:能力验证周期较长,建议提前1-2年规划参与。
- 关注场所差异:不同场所的设备、环境或人员可能存在差异,需在申请前完成标准化。
5. 总结
多场所实验室申请CNAS认可需在统一质量管理体系、技术能力一致性、人员管理和场所协调等方面下足功夫。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、强化技术能力验证和优化申请流程,实验室可以顺利通过CNAS认可,获得国际互认的资质认证。建议有意向的机构提前熟悉CNAS-RL02:2025等规则,结合实际案例优化准备工作。如需进一步指导,可访问CNAS官网(www.cnas.org.cn)或咨询专业机构。
德恺咨询在多场所实验室认可方面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,能够帮助您:
- 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场所管理体系架构。
- 明确中心职能与各场所的职责分工。
- 策划有效的多场所内部审核方案。
- 从容应对CNAS的多场所评审安排。
如果您正在为您的多场所实验室申请CNAS认可而烦恼,欢迎联系德恺咨询,获取专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。